当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,所以各类保健品也铺天盖地地宣传起来。例如宣称“养颜”,或在保健功能中宣称有作用、使用术语,以及在“适宜人群”中,罗列种种病症的做法,都属违规。那么,市民在购买保健品该注意哪些内容呢?
:保健品不能当饭吃,也不能当,摆正心态最重要——正确认识保健食品,不可迷信其功效,对其产生依赖心理。
保健食品一般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保健作用,更不能代替均衡健康的饮食,如果大鱼大肉饮食不平衡,靠保健食品是调节不过来的。
比如:食用护肝保健食品不能无休止的喝酒。食用蔬菜片不能完全替代蔬菜提供的营养成分。同时,更不能把保健食品当药品用来治病,贻误时机,酿成大祸。
第二:要先选地点,把住关——购买保健品,应到有《卫生许可证》及营业执照的固定场所,如商场、超市或药店等。
付款后保留好发票,以便出现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。
值得警惕以下销售方式——
1.以健康讲座的名义:租用临时性场所礼堂、饭店等场地宣传,送货上门的方式销售;
2.以会员制的形式推销保健食品:首先发展一些会员,以低价向会员推销-逃避有关部门监督检查;
3.以义诊的名义推销保健食品:推销人员身着白大褂,以所谓医生的名义看病,不收任何费用-取得信任-推销产品;
4.免费旅游的形式推销保健食品。
第三:买前关注应该标注的产品标识,确保正规——查看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、保健功能、适宜人群、功效成分、包装规格、用法用量、有效期,这些应该标注清楚的内容。
第四:看看是否有不该标注的内容,提高警惕——如果产品外包装添加各类商标、名称,或者宣传语中有夸大某种疾病危害,担保服用效果,夸大、虚假宣传保健功能,扩大适宜人群,宣称有作用或使用难以理解的术语;甚至利用或编造机构、学术机构、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,或者以专家、医务人员和消费者的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,都属虚假违规宣传,消费者需对其真正作用打个大大的问号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哪些打着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;标着“无效退款”等字样;写有“”、“副作用”、“无依赖”等承诺的;含有技术、最高科学、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;声称或暗示该产品是生活、治病必需品的;标出有效率、率、评比、获奖等综合评价内容的;直接或者间接怂恿任意、过量使用保健食品的。